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详细内容

校园文化

艺术叙事:传递信笺中的信仰

来源: 作者: 王政 发布时间:2025-05-11 浏览次数: 【字体:

424日晚,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文体中心剧场内千余名师生共同沉浸于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该校精心打造的 “八婺红色家书” 话剧专场,以艺术为笔、家书为墨,将张贵卿、吴谦、邵李青等革命烈士的家书故事搬上舞台,通过沉浸式戏剧、手绘绘本与非遗元素的创新融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信仰对话:让红色基因在艺术叙事中“活”起来

演出以《八婺红色家书:再读贵卿诀别》开篇,演员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与饱含深情的台词,将观众带入动荡岁月。饰演张贵卿的演员眉头紧蹙、双手颤抖,一句 “我不会屈服,哪怕前方是何等的黑暗”,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传递得淋漓尽致;饰演何渊的演员则以“抱孩子时的决绝”“面对抢夺时的惊恐”等细节,展现了革命女性的坚韧与柔情。在《吴谦:绝笔书中的革命忠魂》篇章,泛黄信纸上的“彩华,告诉孩子们,爹爹是为千万人的光明而死”,配合背景巨幕上学生手绘的镣铐与血色山河,引发观众强烈共鸣。邵李青“时空对话”的诗意表达,更以“现代人与烈士跨越时空共读家书”的设计,让信仰力量在艺术升华中深入人心。



实践育人:构建思政教育“三维特色”新格局

作为“八婺红色家书艺术可视化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剧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学生团队耗时一年,走访东阳烈士纪念馆、义乌陈望道故居等 10 余处红色遗址,采集方言、民歌等非遗元素,将文献中的家书转化为手绘绘本与沉浸式戏剧。我们在走访中发现,邵李青烈士妻子陈春凤的方言歌谣《送郎参军》,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红色记忆。团队将这一非遗元素融入剧中,通过“狱中写信”与“现代复调演唱”的形式,让历史与现实产生共振。



薪火相传:让红色信仰在代际传递中“燃”起来

演出落幕时,观众席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我深刻理解了“信仰”的力量。据了解,该剧目已被纳入学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资源库,未来将以绘本、话剧影像等形式走进东阳市 23 所联盟中小学。“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感染力,让红色家书成为连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感纽带。”

从“红色家书”到“艺术可视化”,从“课程思政”到“实践育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正以艺术叙事为桥梁,构建起立体化的思政教育生态。正如剧中邵李青高呼的“革命的火焰是扑不灭的”,这场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正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点燃红色火种,书写着立德树人的新篇章。

 


终审:艺术管理员
【打印正文】